我國2021年搭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市場占比已經達到20%。隨著網聯化、智能化技術加速演進,智能網聯汽車進入發展關鍵期。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近日表示,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汽車與電子信息、通信、交通等領域融合創新的重要載體,對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環境效率、實施城市低碳出行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處于從測試驗證轉向多場景示范應用的關鍵時期。 眾多業內人士和專家在近日舉行的2022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高峰論壇上表示,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未來政策層面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汽車網聯化、智能化與電動化協同發展!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自動駕駛過去幾年經歷了從單車智能到“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的技術路線轉變,要建設道路和建筑的感知系統,打造“車城網”,構建“車、路、網、云”一體化城市“交通大腦”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表示,智能網聯是新一代移動互聯網的高新技術與汽車交通結合形成的一種新產業形態,對產品研發、制造和使用都將帶來新的影響。“但從目前來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還存在一定挑戰。”李克強說,一方面是在技術層面,傳統單車智能在極端天氣下感知不準確、感知距離有限等問題仍存,另一方面,車規級人工智能芯片等關鍵技術還存在短板。 據了解,工信部此前曾表示,我國應牢牢把握汽車產業變革趨勢,把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要戰略方向,堅持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并行發展路徑,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實踐適合本土屬性、本地需求的“中國方案”。這顯示出中國具備發展“車路云一體化”的良好土壤。
除了交通智能化外,低碳是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另一重要原因。李毅中表示,從數據來看,電動車百公里耗電間接排放二氧化碳約8.5公斤;燃油車百公里排放約13公斤,減排效應明顯。智能網聯汽車的應用下,會進一步減排。從全球各大車企來看,戴姆勒、寶馬、豐田等16家跨國車企已相繼發布了各自的減碳計劃,其中電動車、網聯化和智能化是主要手段。 軸承加熱器廠家1月25日報道 |
常州市狀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軸承加熱器,電機殼加熱器,工頻感應加熱器
Copyright 2012-2013 www.tidoo.cn 常州市狀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電話:0519-86579357傳真:0519-86579357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坂上江家塘29號 蘇ICP備05062799號-2